第(3/3)页 秦渊走向一个芒果摊,开始了他的表演。 “老板,芒果怎么卖?“秦渊用带着北方口音的普通话问道。 “15块一斤,很甜的!“摊主是个五十多岁的海南本地人,热情地介绍着。 “太贵了,我要批发,给个批发价。“秦渊开始讨价还价,“我在燕京开水果店,想拿点好货回去。“ “那你要多少?“摊主见是批发商,态度更加积极。 “先试试,来个50斤。“秦渊说道,“但价格得合适。“ 与此同时,其他队员也在各自的区域开始了训练。 影来到海鲜区,这里的场景更加热闹。各种活海鲜在水箱里游动,商贩们用海南话大声叫卖,买家们围在摊位前挑选。 “老板娘,石斑鱼多少钱一斤?“影学着其他买家的样子询问。 “60块一斤,很新鲜的,刚打捞上来的!“女摊主热情地介绍。 “我开餐厅的,要货量比较大,“影亮出自己的身份,“能给个好价吗?“ 听说是开餐厅的,女摊主立刻热情起来:“那不一样,你要多少?“ “先要个20斤试试,以后如果好卖,可以长期合作。“影表现得很专业。 经过讨价还价,最终以50块一斤成交。在交易过程中,影不仅学会了挑选海鲜的技巧,还观察到海鲜区的价格体系和供应链结构。 萨姆在干货区遇到了不同的挑战。这里主要销售各种干货:海参、鱼翅、燕窝、虫草等等,价格都比较昂贵,商贩也更加精明。 “老板,这海参怎么样?“萨姆指着一盒海参问道。 “这是正宗的海南海参,营养价值很高,“干货商是个精明的中年男子,“你是自己吃还是送人?“ “我在内地开干货店,想进点货。“萨姆说道。 干货商的眼神立刻变得警惕起来:“做批发的啊?那你对海参了解多少?“ 这个问题让萨姆有些紧张,他对海参确实不太了解。但他很快调整状态,坦诚地说道:“我刚入行不久,还在学习,希望老板多指教。“ 这种谦虚的态度反而让干货商放松了警惕,开始耐心地介绍各种海参的品质和价格。萨姆在学习的过程中,也在观察这个行业的运作模式。 大卫在蔬菜区的经历相对轻松一些。这里的商贩大多是周边农民,性格朴实,价格也比较实在。 “大哥,这青菜是自己种的吗?“大卫和一个菜农聊天。 “是啊,就在郊区有几亩地,“菜农很实诚,“没打什么农药,比较安全。“ “我在燕京开餐厅,想找一些安全的蔬菜供应商。“大卫说道。 “那太好了!“菜农很兴奋,“我们这些菜都是绿色无污染的,就是运输是个问题。“ 通过与菜农的交流,大卫了解到了农产品供应链的实际情况,这些信息在未来的任务中可能会有用。 猎鹰在纪念品区域遇到了最复杂的情况。这里的商品五花八门:珊瑚饰品、贝壳工艺品、椰雕、海南特产等等,价格差异很大,商贩的套路也很多。 “帅哥,要不要买点纪念品?“一个年轻的女商贩主动招呼猎鹰,“这些都是海南特色,送人很不错的。“ “我在内地开旅游用品店,想进点货。“猎鹰说道。 “那你算找对人了,“女商贩眼睛一亮,“我们这里都是一手货源,价格绝对优惠。“ 第(3/3)页